记者:
发布时间:2022-08-22 10:28:56 编辑:刘铃燕 来源:江海晚报近日,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文明办主办,南通日报社(集团)承办的“南通十大文化标识”专家评审会落下帷幕。通过前期社会征集、各县(市、区)发动,活动共征集了76个文化标识,后经初步筛选、专家评审,确定了30个候选文化标识。下一步,线上投票通道即将开启,“最南通”文化标识、最能唤起你的乡土文化符号由你来选。
支起城市文化之脉
铺开数千年长卷,南通城市文脉根深蒂固、经久绵延。
论“一个人点亮一座城”,张謇作为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以“父教育,母实业”的理念,创办起30多家企业、370多所学校,带领南通迈进“中国近代第一城”。今天,作为爱国企业家的典范、民营企业家的楷模,人们依旧追随先贤,感悟张謇企业家精神。
观“锦绣山河,最美通城”,狼山是万里长江由海入江的“第一山”,位列中国佛教八小名山之首,是国家级森林公园、江苏省六大风景名胜区之一,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通时,在五山滨江片区赞叹沧桑巨变、南通好通;具有千年以上历史的濠河是南通城的母亲河,是国内极少的保存完好的护城河,其周边是南通城区历史文化最稠密的地方,文博场馆与古街区密布,环濠河景点美不胜收,尤其是夜游此处,一面感受繁华夜景,一面环抱人文气韵,好不惬意。
享“通城智慧,活态非遗”,海门山歌以“山歌调”“对花调”等地域特征流传数百年,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海门山歌走出家门,走向全国山歌舞台,吸引众多青少年纷纷加入;南通板鹞风筝的制作技艺起源于北宋年间,作为南派风筝的代表,其制品融扎裱造型、配色绘画、音律设计、“哨口”雕刻等工艺于一体,哨口“得风则鸣,其声随风抑扬”,有“空中交响乐”之美誉……
据介绍,此次选出的30个候选文化标识包含历史人物、自然风貌、人文景观、文博场馆、文化遗迹、非遗项目、文明风尚、文艺品牌等类别领域,具备悠久的江海文脉、丰厚的近代遗存、鲜明的本土特色、宽广的分布地域等特点。
提炼城市文化符号
市张謇研究中心干事会副会长、江海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黄鹤群认为,之所以选这些作为南通的文化标识,一是考虑到这些标识文化积淀厚重、社会影响力大、知名度高,大家都熟悉、认可;二是从历史层面考虑,兼顾到从古代到近代,再到现代,都有代表性的标识入选,例如,古代的“青墩遗址”,近代的“中国近代第一城”“大生纺织公司”等,现代的“莫文隋现象”“南通大剧院、美术馆”等,还有以红色文化为代表的标识“红十四军纪念馆”;三是它的文化含金量要高,有历史、有故事、有作为、有贡献,体现南通地域独有的特色,别的地方没有的或很少有的。
当然,南通沧海桑田之变不仅体现在地域上,还表现在各县(市、区)因势而为、因人而现的特色文化上,如此日新月异,形成百花齐放的文化大花园。南通传统民间舞蹈“海安花鼓”,受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影响,表现了面朝大海、背朝田庄的黄海渔村生活;如东跳马伕是当地流传的在迎神赛会期间的男子集体舞蹈,不仅表现了古代人民的勇猛剽悍,也成了南通民间寄寓驱邪避灾、迎祥纳瑞等期盼的重要文化标识;如皋水绘园以水“绘”园,依古城墙而建,既秀且雅,其以园言志、以园为忆,并融诗、文、琴、棋、书、画、博古、曲艺等于一园的特色,又使其成为一座饶有书卷气的“文人园”。
“城市文化软实力是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南通一直有着自己的文化底蕴、文化特色,而标识正是展示城市文化底蕴、文化特色的形象代言,也是南通区别于其他城市最鲜明的符号。”江海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沈玉成表示。
提升群众文化自信
文化标识是在历史上形成的凝结和表达一定文化内涵和意义的象征形式,是城市文化基因的凝练和提升,繁荣江海文化、推进文化强市需要代表南通江海文化的形象价值、市民普遍认同的文化符号和标识。“南通十大文化标识”推荐评选活动旨在更好地发掘、传播、丰富江海文化内涵,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打造南通特色文化标识,进一步增强市民的文化认同感和获得感。
市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推选出一批能够代表南通地域特色、社会经济、产业发展、历史民俗等领域的自然风貌、人文景观,以及历史遗存、工程建筑、特色美食、语言文字、风物特产、非遗传承、名人遗迹和文明风尚等文化标识,表达和传播具有知名度、独特性、代表性、地域性和时代性的特征文化,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增强市民的文化认同感和获得感,推进文明城市创建,提升市民文明素质。
为充分展现南通文化标识建设成果,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市民文化认同感和获得感,接下来,选出的30个候选文化标识将通过网络面向社会发起投票;其后,再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组建评审委员会对投票结果进行综合评审,评选出“南通十大文化标识”并予以公布。
记者张坚 杨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