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发布时间:2023-12-14 14:15:48 编辑:高锋 来源:南通网“3+2”主导产业加速集聚,省级重大项目建设持续走在南通前列;企业加快转型,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获评9家,创历史新高,国家级独角兽企业实现零的突破;工业开票销售增幅走在南通市前列……今年以来,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高质量发展硕果累累。
在“营商”中“赢商”,这是海门高质量发展的“取胜之道”。今年以来,海门将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新引擎,聚焦企业、聚焦项目,从强化惠企政策落实、深化“万事好通·马上办”平台作用、推进产业链供需对接、加强政银合作、推进物流业降本增效等11个方面,更大程度增强经营主体信心,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加快积蓄经济发展势能。
提供政策扶持 促使企业接连投资
日前,招商局工业集团船舶海工产业链项目落户海门开发区,华商能源区域总部及船海能源装备制造基地项目、招商工业智能科技项目正式签约。这是招商工业集团在开发区“接二连三”投入的大项目。该集团总经理胡贤甫在谈到为何不断在海门上大项目时说,海门地理区位好、发展潜力大、营商环境优,招商局工业集团将持续深耕海门,不断拓展合作领域,推动更多高价值投资在海门落地。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对一座城市而言,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吸引大项目、好企业落地的关键。在海门,以“一流环境”换“二期现象”频现:招商局集团进驻海门10年间,先后投资了两个百亿级项目和一个50亿元项目;海螺水泥近两年又在海门开发区和海门港新区布局新项目……近年来,海门犹如一块巨大磁场,吸引着项目不断涌入,投产项目又不断追加投入,催生了“葡萄串”效应。“正是海门优质的营商环境让我们对企业发展充满信心。”已在海门投产四期的当升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在海门正余镇深耕30多年的振康机械是一家生产工业机器人核心部件——精密RV减速机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企业。今年,振康机械计划扩大产能,投资10亿元,新建3.5万平方米厂房。了解企业意愿后,正余镇迅速成立了“征供地”攻坚组,实行挂图作战,倒排时间节点,理清办理流程、蹲守业务科室。得益于攻坚组“保姆式服务”,最终项目从土地组卷到拿到征地批复仅用25天,从拿地到“五证齐发”只用了两个星期,从开工到结构封顶仅用了4个月。“对企业来说,项目落地后最怕的就是等。我们项目是拿地即开工,真正做到了企业敢干,政府就全力做好服务。”项目经理葛云峰对属地政府服务连连称赞。
近年来,海门以跨江融合为重点,聚焦“3+2”主导产业,精准制定出台了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三年行动计划,支持制造业倍增和服务业繁荣若干政策的补充意见,培育创建省民营经济示范区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支持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政策措施,一批批主链企业、龙头企业正快速崛起。
构建服务平台 畅通企业诉求渠道
近日,江苏缔凡智能家居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林女士通过一站式企业发展数字化服务平台反映,因该公司要满足银行贷款需求,对旗下的两个公司进行股权和法定代表人变更,时间很紧,但他们公司对变更流程、业务资料填报不熟悉,希望企业服务平台线下窗口能提供帮助。
平台专员第一时间将这些需求转达至线下窗口工作人员,线下工作人员及时与林女士对接,指导企业协助提供资产负债表以及相关人员身份信息,其余事项都由工作人员为其完成资料填报,用时不到1小时,快速地完成了所有申报资料的准备。同时邀请林女士加入窗口企业服务专群,以便后续有疑问及时反映。一系列的暖心服务,得到了林女士的称赞。
“企业、群众有诉求,一点鼠标,一站式企业发展数字化服务平台就会立即响应,数字化服务平台已经成为企业、群众诉求快速通道。”海门行政审批局负责人说。今年以来,平台电脑端(网站)和移动端新增“人才金融服务”“企业档案查询”“免申即享、简申快享”“公共资源交易”“企业用工需求”“政策审核结果公示”等线上专区。对接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区人社局及各区镇,建立信息联动发布机制,实现网站、微信小程序、南通百通App海门频道“三位一体”同步宣传推广。
据介绍,今年平台新增发布政策文件95篇,政策图解28篇,政策汇编4篇,动态收录各级各类政策文件915条,政策图解118篇,注册用户8500多家,平台新增访问量55万余次。截至目前,平台累计访问量共计90万余次,日均访问量1500人次。
平台线上接单,线下立即响应处理,海门构建由39家涉企部门、11个区镇组成的联动服务体系,建立有140多名工作人员的企业服务联动工作群,及时处理有关涉企政策、政务服务、生产经营等方面诉求。今年以来,通过平台为广大企业、群众提供办事服务650余次。目前已通过平台发布海门区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简申快享”事项67项,兑现资金4000余万元。
优化准入条件 助力企业轻装前行
南通千家客纺织品有限公司是今年新注册成立的一家小微企业,初次到海门创业的企业负责人高培表示,他主要从事家纺类产品的互联网销售,此前因为房租成本过高等原因,一直没有找到适合的公司场地,海门新推出的集群注册登记,很好地解决了他的问题。“托管公司不但为我提供了一个地址用于办理营业执照,而且在注册公司过程中提供全程的帮办代办服务,经营过程中还提供政策咨询等服务,实在是我们初次创业者的福音。”高培说。
千家客纺织品有限公司是海门众多享受集群注册登记改革红利的企业之一。今年以来,为支持群众充分利用各类场地资源,切实降低创业门槛,海门区行政审批局以放宽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作为新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着力破除登记的不合理限制,通过推行市场主体住所与经营场所分离登记和市场主体集群注册登记,为市场主体特别是草根创业和小微企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是市场主体中的大多数,营商环境是他们生存发展的土壤,只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放宽准入上不断挖潜力,才能促进市场主体多生快生。”海门区行政审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让市场主体“生得快”,海门还实现了企业开办模式提档,与通州区签订市场主体迁移登记“一地办、一次办”协议,完成南通首家跨区迁移“一地办、一次办”企业登记。推行企业注销“一网”服务,构建企业从设立到注销集成化全周期服务;为集群登记企业提供集中注册登记、代理记账报税,代收法律文书等“保姆式”服务;将市场主体开办与涉企经营许可事项进行整合打包,梳理出高频证照“套餐办”服务清单18个,覆盖涉企经营行业15类,实现涉企经营“一企办”。
政策组合拳助力企业轻装上阵。今年以来,海门全区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9651家,同比增长超70%。其中企业4813家,同比增长65%;个体户14838家,同比增长近80%。
文丨记者 袁晓婕 黄天玲 通讯员 刘海滢 图丨记者 黄天玲 部分由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