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发布时间:2024-11-19 14:06:34 编辑:高锋 来源:让实验室与生产线“双向奔赴”
昨天上午,石阿楠刚参与完一场高校向企业转让专利的谈判,紧接着又拨通南通职业大学教授丁海萍的电话,询问数月前签约的一项技术转移项目最新进展:“调整后的技术方案企业通过了吗?什么时候开始做样机?……”
石阿楠是来自科创帮南通区域的一名技术经理人。自2022年“技术经理人”被正式纳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以来,这一新职业群体越发受到关注。在南通,有一支近400人的技术经理人队伍,分布在企业、科研院所、科技镇长团、科技服务机构等多个领域。他们在高校与企业之间当起牵线“红娘”,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推手”。
精准链接科技成果与产业需求
科技成果“找不着”“谈不拢”“落地难”,是困扰科研界和产业界的共性问题。一方面,高校、科研院所里有大把的技术成果“躺在书架上睡大觉”,另一方面,企业渴望把先进技术引入生产线,却苦于无从寻觅。技术经理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南通爱慕希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高压油管接头、高压油缸部件及精密机械加工的产品开发与生产。高压油管接头是工程机械上的一种精密部件,今年,公司计划开发一套高压油管接头智能装配系统,希望借此提高装配效率、精准度和产品使用寿命。
多方向的技术改进,仅凭爱慕希机械一己之力难以达成。一次走访中,石阿楠了解到企业需求,随后与技术总监深度对接,多方搜寻筛选技术供给方,最终为企业推荐了南通职业大学丁海萍教授团队。“上海、南京也有高校符合条件,但选择南通地区的高校,沟通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接下来3个多月的时间里,石阿楠组织双方围绕技术方案、报价等进行了多轮沟通,并于今年6月签订技术开发合同。目前,校企合作正按照节点有序推进中。
要为企业匹配到最适合的技术供给方,首先要了解企业的真实需求。从2022年开始,石阿楠就与爱慕希机械建立了常态化联络,对企业发展、产品特点都了如指掌。“很多时候我们在帮企业挖掘技术需求。”石阿楠说,一起聊聊行业的前沿动态,企业思路慢慢就打开了,对研发和设备、工艺改造有了更清晰的方向。目前,石阿楠带领了一支5人的技术经理人队伍常驻南通。他们一边在高校里寻宝,一边在市场中挖需,近几年每年促成产学研项目不少于20项,年技术合同成交额约1000万元。
深藏在高校、研究所实验室里的创新型技术,经过技术经理人牵线搭桥,成功走上工厂生产线。其中不乏一些技术成果的持有人,带着技术和资金来到南通创业。
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的吕斌博士,长期致力于光电传感器件的研发。曾在南京大学南通材料工程技术研究院工作的技术经理人张喆与吕斌是校友。在他的“安利”下,吕斌看到南通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方面的产业前景,决定将多年积累研发形成的“一体式激光功率检测系统”项目放到南通产研院落地孵化,并于2022年6月创办南通元激发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公司已开发3个型号的探头产品和2个型号的系统产品,预计2024年至2026年累计完成销售2200万元。
精技术又懂市场的“全能选手”
11月1日,经过三天学习,我市110多名技术经理人培训班学员正式结业。翻看培训手册,学员们不仅要系统学习技术转移的服务规范、法律法规风险防范等基础知识,还深入探讨了技术转移转化案例、知识产权运营策略以及概念验证等前沿话题。
“培养一批通业务、精技术、懂市场、能创业的‘全能选手’,是举办这次培训班的初衷。”市科技局副局长吴卫东说,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不是一蹴而就,从前期对接到后期履约,考验的是技术经理人在技术转移公共知识、法律法规、实务操作、知识产权运营、概念验证以及科技成果评价等多个方面的综合技能。
既能跟科学家对话,又能跟企业家对话,这是技术经理人的必备技能。以石阿楠的团队为例,每位团队成员都有理工科专业背景,且有不低于三年的工作经验。“我上一份工作是半导体设备售后,为我做技术经理人打下了基础。”
南通·西安交大成果转化中心主任李成福一直保持西安、南通两地频繁奔波的工作节奏。这些年,他带领团队向南通推介科技成果410项,与企业需求精准匹配,组织近200名专家参加我市的产学研活动31场,签订项目合同总金额超3000万元。其中,与金通灵合作的用于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的高效储热技术预期收益2亿元。
“技术经理人一定是多重角色的复合型人才。”从事技术转移工作15年,李成福深以为然。他认为,成果转化其实是“人的转化”,技术经理人要帮科学家配备有企业经历的工程师,帮其对接企业、政府等,完善专利、产业化布局,推荐资本融资,培育创业团队迭代能力等等。如今,李成福已不仅仅是“技术红娘”,还是促进形成政产学研用合作生态的“红娘”:西安交大与南通企业合作共建创新联合体,实施飞地创新、离岸孵化;依托西安交大发起设立的“一带一路”大学联盟与香港研究院,助力南通建设海外离岸创新中心,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深度融合示范基地。
“技术落地、创业孵化,需要方方面面的专业技术知识和资源,仅凭某个技术经理人单打独斗很难推动。”在南通产研院副总经理倪伟昊看来,技术经理人是一个概念,而不是某个人、某个岗位,团队作战效率更高。
深圳某公司委托江苏康溢臣生命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一种功能纤维的技术开发。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通州区工作站的5人技术经理人团队,一方面积极帮助企业整合产业链上下游的技术资源研究,另一方面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专利保护服务。同时工作站与企业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与企业保持密切联系,定期与企业展开沟通,并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整服务方式,确保服务流程中的各个环节无缝衔接,形成合力。
培育赋能助推队伍提质扩容
技术转移服务是科技服务业八大业态之一。近年来,我市出台技术转移体系建设补助政策,已引进各类技术转移机构60余家。通过加强与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南通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互动合作,逐步形成跨区域、跨领域的技术经理人培养体系。
多方联合推动之下,技术经理人队伍迅速扩张。目前,在南通高新技术创业中心有限公司、南通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两家技术经理人事务所备案挂靠的技术经理人已有近400人。
“也需要看到,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仍处于发展初期,其规模、质量尚难满足科技成果转化的现实需求。”吴卫东说,2023年全市完成登记技术合同实际交易额5.8亿元,其中由技术经理人和技术转移机构促成的交易额却仅有1600余万元,反映出专业技术经理人支撑能力不足。他认为,原因在于现有的技术转移人员多为高校院所或企业在职人员,主要是基于自身工作需要开展兼职,职业化程度不高、专业化水平不够。“另一方面,技术经理人培养体系尚未健全。我们也呼吁上级有关部门建立相应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今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加强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如何培养助推更多技术经理人站上发展“新风口”?我市已展开探索。南通产业技术研究院去年以来参与举办了南通首次优秀技术经理人评选、江苏省“技术经理人思享汇”南通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专场、技术经理人沙龙-企业走访、技术经理人培训班等一系列活动。
今年9月,设在南通科技大市场内的南通高校院所技术转移“联合工位”正式启用,将为技术经理人及技术转移机构提供办公、活动场地支持,协助他们对接南通各高校院所科研团队,进行技术调研和成果跟踪挖掘,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南通产研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浩表示,该院将依托南通科技大市场的技术交易服务、科技政策服务、技术成果交流、知识产权服务、技术转移服务、科技培训服务、科技金融服务、科技园区服务等八大功能业态,整合多方资源,持续为技术经理人开展工作提供支撑。
记者 王玮丽 沈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