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发布时间:2025-01-09 10:12:20 编辑:季肖寒 来源:南通网发端于2007年的10人“女子小合唱”,成长为2025年拥有100多人的“老中青”知名群众文化团体,曾代表江苏省参加全国类大赛获奖,并被评为江苏省群众文化“百千万”工程优秀群文团队称号……南通天籁之声合唱团一路走来,既有传承又有创新,在国内外“越唱越响”。
“古朴蓝印花布,你是时间深处的风铃。难忘故乡,点滴记忆心头流淌……”这首词曲优美、题为《故乡老街》的歌曲,系国内知名作曲家、指挥家吴昊老师改编的混声四部合唱作品,在情感喁喁而诉中,将江海儿女对老街那份难以割舍的情结勾画得淋漓尽致。
这首歌是南通天籁之声合唱团唱响大江南北,甚至飞向海外的“主打歌”之一。富有浓浓“南通味儿”的歌声里溢满合唱团成员爱祖国、爱家乡的挚诚情怀。
“在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合唱节的测评中,我们的作品《不忘初心》被评为流行、爵士、阿卡贝拉组一等奖(一级团),作品《誓言》获得成人混声组二等奖(二级团)。这对我们这个群众文化团体来说是莫大的殊荣。”7日,在天籁之声合唱团的排练现场,一名正在进行发音训练的团员告诉记者。
发端于2007年的10人“女子小合唱”,成长为2025年拥有100多人的“老中青”知名群众文化团体,拥有南通天籁之声合唱团、南通天籁之声·崇文合唱团(青年)、南通天籁之声·今惜合唱团(银龄)三个年龄段的合唱团体,18年走过的风雨路也是一部与城市共荣共生的传奇史。
这是一系列令人炫目的璀璨荣誉、高光时刻:除了在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合唱节斩获奖项外,还荣获省“五星工程奖”,并代表江苏省参加全国大赛获奖,被评为江苏省群众文化“百千万”工程优秀群文团队称号……2024年,南通天籁之声合唱团又成功被中国合唱协会吸纳为集体会员单位。
“去年以来,我们先后组织70余次合唱排练,特邀合唱专家授课25次。此外,还积极参与区级以上大型演出及比赛活动,承办崇川区文化大串门系列活动及崇川区送戏下乡系列活动,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也有力推动了团队的高质量发展。”天籁之声合唱团团长于莹向记者介绍。
因为热爱歌唱而相聚在一起
“通过参加合唱团不断提高音乐水平,我对生活更加热爱。”合唱团骨干团员周大庆告诉记者,“从南通市外事办公室下属公司退休后,我一直保持着唱歌的爱好。以前基本上都是和一帮老姐妹到KTV里嗨一把、过个瘾。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个朋友建议我参加天籁之声合唱团。一开始我还很犹豫,担心自己够不上条件,当场拒绝了。”
但是,有缘的人终将和有缘的事“同频共振”。“朋友把合唱团参加排练和演出的视频用手机发给了我,我当时就被吸引了。后来,我情不自禁地就赶到排练场,王音娜老师测试了我的音色和音域,当场就表示我可以参加高声部。从那时开始,我不仅爱上了合唱,同时也爱上了合唱团这个大家庭。”周大庆说,这是她生命中难得的幸运,一直倍加珍惜。
“我们的团员来自各行各业、五湖四海。”南通天籁之声合唱团党支部书记张涛告诉记者,“合唱团是由崇川区文化馆管理的一个群众性合唱团体,聘请了专业老师对团员进行专业素养训练,所以这个团也是一个半专业的音乐团体。百余名团员来自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教育、金融等不同的领域和系统,有年近八旬的老者,也有年轻的在校大中专学生。平时合唱团进行排练的场所主要在崇川区美术馆。”
在王音娜老师看来,这些年来,天籁之声合唱团通过合唱来普及音乐教学,将高雅艺术与群众文化巧妙结合,已成为崇川区群众文化事业一道迷人且靓丽的风景线,成为南通市群众文化领域里又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还在国内外“越唱越响”。
“特别是通过和周边城市深度融合的交流合作,通过外聘合唱界权威导师来通现场指导,团队的整体水平芝麻开花节节高。”王音娜很是兴奋。
歌声里藏着对家乡的深深爱恋
“通过合唱团来主动传播‘南通好声音’,是我们群众文化弘扬者、传播者义不容辞的职责。”于莹说,南通好家园为合唱团的创作和表演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和表演源泉。
具有崇川特色、江海风情的歌曲让人们透过歌声感受到江海儿女生生不息的生命张力。淳朴深厚、世代传承的民族文化构成了江海大地上文明、健康、和睦的生活景象。
传承,是为了更好地创新。对此,于莹有着清醒的认识。
“合唱团始终走在创新的道路上。在创新教学模式方面,去年,我们将南通‘天籁大师’课堂纳入日常排练教学计划,增加授课密度,并将课堂内容从专题性教学转变为针对性教学,有效提升团员合唱素养,解决了日常排练中的难题。知名青年指挥家、作曲家吴昊老师,知名青年作曲家张士超老师等顶流专家为合唱团发展予以前瞻性指导,使团队发展目标更清晰。”于莹介绍,“我们还主动引入五线谱合唱作品,并帮助团员更好地领略音乐律动、理解作曲家创作意图,提升演唱美感。尽管这一创新增加了学习难度,但最终带来的音乐素养提升让大部分团员受益匪浅。在创新演唱歌曲方面,我们致力于演唱时下最准确、最热门、最共情的合唱作品,承担起社会责任。”
最让各方关注的是,合唱团不仅传播“江海风情”合唱曲,同时也通过交融汇通,在所有演唱作品均取得作曲家正版授权的基础上,引进和演唱《七夕》《山中月》等中式浪漫作品,以及《我们因爱在一起》《萱草花》《遇见》等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让人们在音乐中共情共醉。
记者周朝晖 张园
见习记者刘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