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 (记者黄天玲 通讯员顾聆译 张鎏礁)记者昨日从海门区了解到,海门今年新增11家青年人才驿站,范围从城区延伸至三厂、临江、三星、正余等一些企业集聚的区镇,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13家青年人才驿站,累计入住300多人次。
“只要是异地来海求职的高校应届毕业生,或毕业两年内的青年人才,均可通过‘青春海门’微信公众号申请入住。每人凭面试通知,最多可申请30天免费住宿。”海门团区委副书记吴鹏告诉记者,相比其他城市7天或15天的免费住宿时间,海门第一时间响应《南通人才新政4.0》,特地延长了免费入住时间,给青年人才足够的诚意和缓冲适应期,同时不断增加青年人才驿站数量,提升青年人才驿站服务品质。
城市发展离不开人才。但初到一座陌生的城市,落脚的难题常成为人才前行路上的“拦路虎”。“青年人才驿站”是海门区委人才办、团区委贯彻落实“海门人才计划”的一次生动实践,针对来海青年实习就业的过渡期,围绕来海青年生活、求职、交友的主动需求,集短期住宿、信息获取、就业指导、学习成长、互动交流、城市融入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
“在求职期间,我入住过江苏省内多地人才驿站,比较下来,海门人才驿站最显诚意。”去年,来自河南郑州的何文清前来海门求职,通过提前申请,顺利入住锦江都城海门狮山酒店。“申请人才驿站的门槛其实并不高,只要是有意愿来海门就业创业的青年,大多能符合标准,申请流程也不复杂。”何文清坦言,海门青年人才驿站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住宿舒适。入住期间,工作人员贴心的服务给来自异乡的她带来了温暖。最终,何文清选择留在了海门这座温暖的城市。
“青年人才驿站的居住体验,让我留在海门的意愿更为强烈,希望更多青年人才能够通过这一平台逐渐融入海门,成为这座活力城市的一分子。”来自宁夏的李思潇虽然在青年人才驿站住的时间不长,但总体印象特别好,在她看来,驿站不仅是她求职路上的临时栖息站,也是她接触和融入海门这座城市的“第一窗口”,是青年人才和城市之间双向奔赴的“温暖链接”。
“未来,我们将持续优化青年人才驿站服务,根据青年需求,不断完善配套设施和服务内容,吸引更多青年人才扎根海门,为城市发展注入活力。”吴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