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发布时间:2025-04-12 11:53:14 编辑:吴一多 来源:南通网“展示馆好大呀,像一只圆圆的大皮球!”“公园里的风真暖和,吹在身上好舒服!”10日~11日,市级机关第一幼儿园通州湾分园的孩子们迎来了期待已久的“小海贝踏海远足——童行看家乡”活动。小黄帽们一顶跟着一顶,沿途走过通州湾规划展示馆、观景平台、青年湖公园等地,收集花瓣、捕捉微风,在春日暖阳里感受自然与家乡之美。
此次活动的策划与组织者是该园的3名男性幼儿教师喻超、黄佳敏、季佳龙。在女性长期“霸屏”的幼教行列,男幼师如何“打出一片天下”?
样样都行的“全能王”
“你一个男的,为什么去幼儿园当老师?”小班班主任喻超坦言,自己刚开始从事幼师时,曾不止一次遇到这样的问题。没有犹豫,他总是回答:“因为喜欢。”
2010年,江苏省在全国率先试点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男生培养工作,喻超成了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男幼师免费培养项目的首届毕业生。
早上8点多,孩子们入园吃早点。喻超扎起围裙、戴上厨师帽,分发准备好的餐点。有些小朋友有入园焦虑,他就陪着一起玩娃娃家等游戏,转移其注意力。午餐后,孩子们开始午休,他就一边照顾不睡觉的孩子,一边准备下午的游戏。起床后,还要提醒孩子们看看衣服有没有穿对——在喻超看来,这是自己的教学方式与女老师的不同点之一,“一般而言,看到孩子的衣服、鞋子穿错,女老师会帮忙调整;但我会让他们自己检查或者同伴帮忙,给他们独立试错的机会”。
当然,幼师的工作远不止于此。“可能很多人对幼师的理解就是带孩子,照顾孩子的吃喝拉撒就行。其实,身为幼师,语言、社会、科学、健康、艺术五大领域都要学,唱、跳、弹、画、讲五大技能也都要会。”黄佳敏是大班班主任,他补充道,男幼师更要在体力活上“冲锋陷阵”,木工、劈柴、粉刷等“样样都要行”。
“比如打造一个野战游戏的场所,我和孩子们一起动手挖战壕、架梯子、装饰油桶和轮胎等,亲手做的道具往往更合心意。”黄佳敏说,然后玩的时候就放手让孩子尽情去玩,摔跤了自己站起来,继续往前冲,“一个个就跟小战士一样”。
粗中有细的“贴心哥哥”
市级机关一园通州湾分园地处通州湾示范区,来自全国25个省市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占比60%以上。面对这群外地娃娃,身怀“十八般武艺”还不够,男幼师更要有一颗粗犷中带着细腻的心,关爱每一个孩子。
今年年初,来自辽宁辽阳的琪琪跟随爸爸妈妈来到南通,转入季佳龙带的中(3)班。“北方的冬天有暖气,相比之下,南方可能体感更冷。而且北方下雪天就不出去了,但我们这边的户外时间会比较长。孩子刚来很不适应,家长也不会穿衣服了。”季佳龙鼓励琪琪勇敢尝试各种户外游戏,还主动与家长沟通,介绍洋葱式穿衣法、课程游戏化教学理念等。
在大(3)班,黄佳敏也发现,来自黑龙江大庆的冰冰不愿上床午休,也不愿意穿鞋。家长告诉他,在老家幼儿园,孩子们都是穿着拖鞋、席地而睡。于是,黄佳敏让冰冰从家里带了一双拖鞋,给他安排了底层的床铺,还贴心地靠近洗手间,以备不时之需。不出一个月,冰冰就从“怎么都睡不着”变成了“睡得很香”。
不吃猪肉、穿民族服饰、说话有口音……面对一个个“不同”,他们以相同的爱心和智慧巧妙化解、耐心引导,还适时展开教育:要尊重不同民族和地区的风俗习惯,成为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的集体。
慢慢地,从最初转学的不适、对老师的陌生,外地娃们也很快有变化了。季佳龙说,只要自己一出现,孩子们就立马围上来,“让我举高高”;对黄佳敏的称呼,也从“男老师”“黄老师”逐渐变成了“小黄哥哥”;哪怕时隔一年多,喻超回忆起元宵游园会上有孩子带了兰州土月饼给自己品尝,嘴角就止不住上扬。
童行家乡的“形象大使”
“让外地孩子适应这里只是第一步,我们想让他们更加了解南通、爱上第二故乡。”
此心安处是吾乡。自2021年开园起,每年春季,“童行看家乡”系列活动总是如期而至。“立足周边优质教育资源,带领孩子们走出园所,亲眼看到、亲耳听到、亲手触摸到家乡的一草一木,感受日新月异的变化,成长为家乡发展的‘小小代言人’。”季佳龙说,几年间,沿着一望无际的南黄海之滨,稚嫩的脚步陆续抵达了中天钢铁规划馆、法美瑞房车公司、通州湾游艇俱乐部等周边很多地方。每到一处,孩子们惊奇地参观、积极地提问,不时发出感叹:“这里好大好漂亮啊”“原来汽车里面可以装下一座房子”“我的爸爸就在这儿工作”……
孩子们灿烂笑容的背后,是喻超三人的默默付出。作为全园仅有的3名男幼师,他们几乎包揽了所有的准备工作:出发前是联系对接、调研踩点、设计路线图的“先锋队”;路途中是队伍引导、秩序维护、照顾孩子的“保护神”;回来后还鼓励孩子们通过绘画、搭建、表演等方式重现所见所闻,以中天钢铁为素材的建构游戏案例获全市二等奖。
活动不仅深受孩子们喜爱,也在家长当中碰撞出了不一样的火花。不只妈妈们,爸爸们也更积极地当志愿者、接送孩子,会拉着男老师讨论育儿问题;爷爷奶奶们也更信任幼儿园,有的觉得“班上有个男老师真是幸运”,有的说“孩子比以前更加阳光、活泼了”。
“3名男老师性格迥异、优势互补,为被女性包围的幼儿教育注入了阳刚、坚强、果敢等优秀品质。”市级机关一园通州湾分园园长胡春梅表示,希望更多的男老师加入幼儿教育,这对促进幼儿完整人格形成、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提升未来民族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网记者 高阳 本网实习生 刘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