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03 09:20:57 来源: 江海晚报
晚报网讯 昨天,来自香港、澳门、南京的30多名大学生在沈寿艺术馆亲自体验了仿真绣的针法,他们在感受南通仿真绣神奇的同时,也拉开了在南通的非遗之旅。此次宁港澳大学生非遗文化探索之旅还将前往参观古琴、盆景、扎染、棕编、剪纸、板鹞风筝等非遗项目,并与非遗传承人进行交流。
此次宁港澳大学生非遗文化探索之旅由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南京大学、大同大学的大学生组成,来通之前,他们在南京参观了南京民俗、非遗“双博”馆、夫子庙、秦淮河等地,对江苏的非遗有了初步了解。
南通是此次非遗文化探索之旅的重要环节,这里的“非遗大餐”让每个大学生都很向往。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老师季芬表示,此次活动是教育部港澳与内地高校师生交流计划的一部分,这一交流计划每年都有一个主题,今年的主题是非遗。经过前期调研、了解,南通在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方面工作做得很好,这也为此次活动打下了基础。
香港中文大学护理系大三学生覃智顺体验了仿真绣后特别兴奋,她说,以前自己只绣过十字绣,这是第一次近距离欣赏仿真绣作品,觉得这些作品太逼真、太神奇了。“我觉得,这些非遗作品要比金银更加珍贵,大家一定要让这些项目传承下去。”
昨天下午,在30多名大学生体验完仿真绣作品后,南京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非遗实践创意基地正式落户沈寿艺术馆,今后还将有更多港澳、外地学子来南通体验非遗的魅力。
记者 龚丹
苏ICP备08106468号 苏新网备2010048号 广播电视节目经营制作许可证(苏)字第43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12099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电话:0513-85118941 邮箱:zgnt001@163.com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西寺路10号
Copyright (C) 2015 www.jhw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