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新闻>>文娱>> >>正文

领略古代“文创作品”艺术魅力 《十竹斋笺谱》复刻作品展在南通展出

2018-09-16 08:27:08 来源: 江海晚报

晚报讯 笺纸作为一种中国传统的工艺美术用品,可以称得上是过去最精美、最雅致的“文创产品”。昨天下午,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十竹斋笺谱》复刻作品展全国巡展南通站在南通光朗堂尤无曲艺术馆展出,60余幅笺纸作品体现了该项技艺丰富的技术性、艺术性、文学性和社会性,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

笺纸的历史非常悠久,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唐朝开始有了私人专用的笺纸。明代是中国笺纸成绩卓著且多创新的时期,此时开始有笺谱流行。1644年,胡正言编刻《十竹斋笺谱》四卷,收录283幅图画,采用饾版、拱花等雕版印刷工艺印成。《十竹斋笺谱》的绘、刻、印精妙雅丽,制作的图文形式多样,题材广泛,代表了笺纸印制技术的最高水平。尤其是“饾版”“拱花”的运用,显示了我国印刷术和版画艺术的卓越成就。世界版画史中,明确将明末南京十竹斋木板水印作为彩色套印版画的开端。在印刷史中,也将它作为彩色印刷的开端。

2016年始,南京十竹斋策划组织《十竹斋笺谱复刻》工作,前后历经一年半时间,2017年完成论证及准备,2018年开始进行了正式复刻,并精心策划“《十竹斋笺谱》复刻作品展览”项目,并成功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

《十竹斋笺谱》复刻作品展览从今年1月开始,至明年10月期间在全国进行巡展,南通是其中一站,此次展览作品一部分为20余幅《十竹斋笺谱》复刻笺纸作品,另一部分以《十竹斋笺谱》信笺为底本,16位参展艺术家共创作了40余幅信笺作品。艺术家们的作品是对传统工艺美术的一次当代再创作,也是当代书画家突破传统信笺创作模式的一次探索。

展览开幕式后,南京和南通的20余位专家学者和书画家就《十竹斋笺谱》蕴含的文学、美学及历史文化信息和时代意义进行了研讨。

据悉,本次展览展期至10月15日。

记者龚丹

声明: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苏ICP备08106468号 苏新网备2010048号 广播电视节目经营制作许可证(苏)字第43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12099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电话:0513-85118941 邮箱:zgnt001@163.com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西寺路10号

Copyright (C) 2015 www.jhw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