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新闻>>要闻>> >>正文

逆势而上筑牢“压舱石”——我市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全景扫描

2020-12-27 09:47:01 来源: 南通网

万里长江入海口,“黄金水道”百舸争流,释放出“黄金效应”;南黄海之滨,“大通州湾”向海而生,挺进深蓝……一幅“大项目突破年”的磅礴画卷在江海大地铺陈展开。

从打造长三角一体化沪苏通核心三角强支点城市到建设江苏新出海口,从绿色产业到5G新基建,在全球疫情蔓延和复杂国际形势等一系列不可预见风险挑战下,我市践行打造江苏发展新增长极的时代使命,重大项目建设逆势而上,有力支撑起全市经济平稳增长,破浪前行。

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是促进产业发展的“加速器”。1-11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7%,分别高于全国、全省3.1和5.8个百分点。南通目前在手百亿级重大项目28个,其中在建16个,年度省级重大项目数全省第一。

树立风向标:

聚焦大项目 布局大产业

时近双节,为项目奔忙的人却无缘轻松休闲的节日氛围。各路招商人员依然马不停蹄连轴出差;一大批重大项目争分夺秒抢抓年底施工黄金期,全力冲刺;走进市发改委投资处,一张重大项目攻坚行动“作战图”十分醒目……这场事关南通跻身“万亿俱乐部”的“收官战”“决胜仗”激战正酣。

时隔3个多月,回想起9月底一期工程如期竣工投产那天的场景,中航科技轻合金新材料项目负责人依旧心潮澎湃:“多亏政府部门提供的精准服务,使我们能够克服疫情影响,顺利进入试产阶段。”这一推动国家装备升级换代的省级重大产业项目,总投资40亿元。项目一期从开工建设到竣工投产仅用了15个月时间,刷新了央企在海门投资建设的最快纪录。

在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总投资1.5亿美元的质璞科技项目从集中签约到开工建设仅用115天,总投资20亿元的柏承HDI高密度项目从签约到开工仅用47天,总投资10亿元的金通灵项目一天内同时办领到“三证”(不动产权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建筑工程许可证)……一个个跃动的数据、一桩桩高效的实例,记载着项目建设大跨越的轨迹。

“一切盯着项目干、一切围绕项目转。”全市上下,步调一致。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全年目标新开工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50个,其中20亿元以上项目30个。制定实施《2020年全市产业项目建设综合考评办法》《聚焦“三个全方位”比学赶超争先锋县(市)区月度评估办法》,形成重大项目“月度跟踪评估、季度分析点评、年度总结考核”的立体式考评体系。 市四套班子领导挂钩联系2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定期深入项目现场调研推动,帮助项目单位向上争取各类政策、指标。

来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

12月8日,通州区人民政府与恒力集团合作签约。恒力集团拟投资100亿元建设四期项目。自2012年3月恒力(南通)纺织新材料园打下第一根桩,恒力集团就在南通市通州区五接镇“扎根”,且深植于这方沃土。

而就在一个多月前,2020海安投资贸易合作洽谈会上,江苏东材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刚作为海安大项目“金牌服务”的资深“老粉”,为海安政府招商“站台”:“我们企业落户海安8年,政府承诺的优惠政策和生产要素保障全部不折不扣到位,企业营业收入连年翻番,利润跳跃式增长,未来3年,将在海安增加投资不低于10亿元。”这两年,海安凭实力“圈粉”53家企业追加投资。

练好内功、打响口碑,才能将“新朋旧友”引得进、留得下。

为了更好服务大项目,政企之间有了微信“朋友圈”,企业反映问题、投诉建议实现了“零障碍”;重大项目有了“周会办”,及时对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逐一协调会办、督查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紧扣供地、供电、能评、环评、施工许可等项目建设关键环节,制订“时间表”和“路线图”,加大土地、资金、能耗、环境容量等资源要素统筹力度,确保满足重大项目建设需要。得益于此,中天绿色精品钢项目开工前的52项重点任务,对照节点实行“挂图作战”,从项目签约到开工建设仅用224天;面对招商局豪华邮轮项目岸线报批难题,海门区集思广益、迎难而上,积极谋划替代方案,邮轮产能置换方案成功获批,项目得以边建设边生产。

建强主阵地:

优化产业链 提升承载力

当前,正值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多重战略机遇叠加期,南通围绕主导产业强链、补链、延链,产业聚集与项目建设同频共振、相得益彰。从重大产业布局来看,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使南通沿海地区对苏南及长江沿线重特大基础产业项目的吸引力越来越强。基于这一精准判断,南通积极推动与苏南产业链协同发展、精准对接、深度融合,成立苏锡常通跨江融合产业协作联盟。近三年,累计承接苏南亿元以上项目123个、总投资超千亿元。顺应生产力布局由沿江沿湖向沿海调整转型的趋势,实施优江拓海、江海联动,中天精品钢、华峰超纤、金光纸业等一批来自苏南、上海的百亿元以上重大项目落户南通。

12月23日,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发出动员令,对13个设区市一一“点将”,南通的发展定位是这样的:“南通要高起点、大手笔建好江苏开放门户,融入苏南、拥抱江海,实现更多的‘天堑变通途’,再来一次高质量发展的‘沧桑巨变’。”

规划建设通州湾江苏新出海口,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面对互联互通、江海联动的新优势和千载难逢的“超级风口”,南通又如何建强承载重大项目的“主阵地”,让新项目新载体“火力全开”呢?

今年3月,花开“疫”散时,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新按下“快进键”。206公里海岸线率先苏醒,基础设施、产业项目现场桩机隆隆:金光集团高档生活用纸如东基地项目全面复工、中天绿色精品钢项目土建吹填工程全面展开、江苏新出海口建设起步港区的吕四港作业区码头道路等正按时间节点加快推进……

“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看,通州湾是承载经济更高质量发展的处女地,拥有10万吨级、20万吨级进港航道,公铁水联运体系齐全,陆域资源优势和江海联动发展定位,必将成为长三角地区最具竞争力的产业发展新空间。”11月28日召开的2020年长江经济带江海联动发展论坛上,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通州湾港建委主任陆卫东的推介激情澎湃,我市以吕四港作业区为起步港区、通州湾作业区为主体港区,探索建立与苏州港、上海港合作共建模式,码头、疏港内河航道等项目已开工建设,确保一年建设、两年开港、三年成规模,至2025年建成20万吨级航道,集装箱吞吐量500万标箱、货物吞吐量1亿吨;至2035年建成30万吨级航道,集装箱吞吐量1500万标箱、货物吞吐量3.5亿吨。

岁暮天寒,中天绿色精品钢项目建设工地上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处处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

依托沿海深水大港建设,“大通州湾”正成为客商投资和产业转移转型的首选之地。目前,中天钢铁、华峰超纤、金光造纸、桐昆聚酯一体化、通州湾煤电超临界机组、如东风电、吕四风电等7个百亿级重特大产业项目已经落户大通州湾,千亿级的临港绿色高端产业基地呼之欲出。重大项目频频落户,看中的是这里的美好前景。

新出海口风生水起,高端产业发展的重要阵地——特色园区建设也奋力奔跑、不甘落后。

我市以“去行政化”改革为突破,以跨江融合为路径,激发开发园区体制机制创新活力。紧紧围绕项目建设这个“主战场”,我市以省级以上开发区为主体,整合周边园区,实行区镇分设,引导每个园区确立1-2个特色主导产业,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实施苏通、锡通两个跨江合作园区一体化运作,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新增在手在谈2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6个。实施海门叠石桥和通州志浩两大家纺市场协同发展,进一步放大南通家纺市场作为世界三大家纺交易中心之一的影响力。

发起新攻势:

既是主抓手 也是主支撑

重大项目,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子落而满盘活。

作为经济发展“压舱石” ,重大项目对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的带动能力更强,对资金投入、人才资源、组织管理等要求也更高。可以说,抓住了骨干项目,就能促进基础产品、配套产业、服务产业等多链条同步发展。

谋划,是项目建设、产业布局的先导。全市上下把重大项目作为对冲疫情影响、加快经济复苏最直接、最有效的抓手,扎实开展“大项目突破年”活动;坚持以谋为先,把重大项目谋划作为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布局、积累发展后劲的基础性、支撑性工作和关键环节来抓。今年受疫情影响,投资的不确定因素增加。越是关键时刻,越要保持定力、积极作为。我市充分发挥重大活动平台“强磁场”效应,吸引集聚高质量重大项目签约落户。

与时间赛跑,把耽误的机会抢回来。今年3月27日,在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之际,我市就召开了第一个高规格、大规模的会议——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大会暨第三届通商大会;4月28日,苏州独墅湖畔召开了一场苏通跨江融合恳谈会,“大通州湾”勇打头阵,成就开篇之作。在通州湾新出海口(苏州)跨江融合发展恳谈会上,20个重大项目签约落户。

“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不听汇报,直奔现场”……广大干部成为重大项目建设的“急先锋”。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后,全市上下始终保持着招商引资“不断链”,项目建设“不断线”。海上风电产业链发展大会、高端纺织产业博览会、通州湾新出海口系列恳谈会、新基建促进大会,以及上海、苏州、无锡、常州、深圳、西安等投资促进周活动,累计签约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超百个,为推动全市经济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撑起“跳杆”。多部门联动协作,体现了敢于担当的精神和干劲。遇到重点难点问题,市政府召开会办会定期跟踪问题进展情况,实行“清单式”管理,今年以来累计协调各类问题近百个。项目推进速度快,是南通实干为本、发展为重的生动注脚。

“双循环”背景下,南通也更新了“引资密码”:深耕重点区域,落实省委推进省内全域一体化部署要求,在继续加大对国外、境外和北上广深等国内重点区域招商的同时,着力推进跨江融合,深化与苏南产业协同发展,探索跨区域发展利益分享机制,积极打造苏南企业扩张、产业转移转型的“首选地”。

放眼未来、步履不停,城市的每一次能级提升都充满生机与蜕变。按照重大项目“实施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滚动推进机制,市发改委眼下正谋划梳理一批投资体量大、产业质态优、转型动力强的高质量项目,加快编排2021年市级重大项目清单,为我市“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基础。一个个重大项目如同南通抢占发展制高点的“先手棋”,催生和支撑新的经济形态,为我市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记者 朱蓓宁 彭军君

声明: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苏ICP备08106468号 苏新网备2010048号 广播电视节目经营制作许可证(苏)字第43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12099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电话:0513-85118941 邮箱:zgnt001@163.com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西寺路10号

Copyright (C) 2015 www.jhw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